排球星空,与你分享排球资讯与快乐。中国队三比零胜日本队,日本队三比一胜巴西队,中国队理所当然应该胜巴西队,这场比赛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球迷都持相当地乐观态度,甚至题目都提前设计好了,尤其是相对顺利赢下第一局之后,已经开始有点飘,已经想好了“豪取五连胜”的赞美之词,只等比赛结束之后一气呵成,但竞技体育比赛从来就没有规定的剧情,都是现场直播,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输给巴西队意外吗?从两队的阵容和此前的表现似乎有些意外,与世联赛相比巴西队在主攻和副攻线上均做了人员调整,而中国队除自由人更换之外,主力结构稳定。从纸面看中国队略占优势。但这场比赛发生的第一个“意外”是中国队又回到了世联赛的阵容,把球迷的心整得七上八下,如思念久别的亲人集体想起王梦洁的好。“好不容易刚打出默契,咋偏偏在这时候出问题了?”“小宇宙还没好利索,这不是雪上加霜吗?”的确,从第二局中段开始,中国队一传频频受挫,场上优势开始向巴西队倾斜,球迷急得火烧火燎,恨不得跑到荷兰球蔡指导赶紧让王梦洁上场救急,把输球的火气直接撒向了自由人,难道真是一颗棋子毁掉一盘棋吗?到底输在哪里还需冷静分析,是对困难准备不足还是应变能力不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光撒火是没用的。应变能力不强四连胜之后,球迷的期望值蹭蹭上涨,李盈莹的强势、大队长的复苏、大璐璐的短板提升以及王梦洁的回归,让人感到已经具备和任何一支强队抗衡的资本,小组赛还没打完,已经有部分“心大”的球迷开始设计如何进前四、半决赛对手是谁了。加上巴西队在小组赛状态一般,赛前又放出主力副攻卡罗尔因伤病可能无法比赛的“烟雾弹”,和中国队形成了一升一降,此消彼长的对比。种种迹象显示巴西队已经无法阻挡中国队前进的脚步。回到比赛中,巴西队第一局打得确实很蔫,各种摆烂,没给中国队形成压力,“2019的大队长回来了”“乱球天后大璐璐继续上演传奇”,一时间一片赞美声。其实从第一局的后半段巴西队逐渐“苏醒”过来,到了第二局场上风云突变,巴西队越打越明白,越打越清楚,突出的一点就是在发球上做文章。和前辈接应坦德拉从体型到名字几乎复制粘贴出来的泰纳拉得出色发挥成为战局的转折点,她利用冲劲极大的跳发球冲垮了中国队的一传体系,也正是从这一局开始,巴西似乎找到了抑制中国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玩命拼发球冲击中国队的一传,印象中这场比赛巴西队场上的6名队员均有发球得分入账。中国队显然对此准备不足,开始陷入一传疲于奔命的被动中,导致进攻压力大部分集中在李盈莹身上,经常面对三人拦网,相反中国队的发球几乎没有给对手造成太大的压力,可以从容组织一攻,连41岁的老副攻卡洛琳“大妈”在本场比赛都拿到15分,同时也未能有效抑制身形壮硕地接应泰纳拉的进攻,此战中国队在进攻环节落后对手16分,足以说明当对手发生变化时,中国队明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巴西队本不是菜队进入巴黎周期的巴西队一直给人“动荡不安”的感觉,除了加比、卡罗尔及二传位置相对稳固,其他位置始终换来换去,坦德拉之后,仅接应位置就先后有洛伦内、基西、泰纳拉进进出出的试来试去,副攻、主攻也均做了人员调整,看得出吉马良斯仍不断尝试寻求最优组合。输球之后球迷忍无可忍,“露馅了吧”“大璐璐不好使了吧”“cai导没招了吧。”习惯性地吐槽开始上线。复盘比赛是教练和队员的事,轮不到我们操心。这场失利引发了我对比赛之外的一些感慨和思考,那就是如何保持高水平队员的竞技状态。看看巴西队这波队员,以效力于瓦基弗银行队的加比为例,一年参加的高水平赛事多达数十场,土超、欧冠、世俱杯,还不包括国家队的比赛,长期活跃于这样的打球环境中,说句实话“想退步都难”。31岁的卡罗尔、41岁的卡洛琳这一批大姐大神级球员至今仍是巴西本土高水平俱乐部的主力担当,如放到中国早已成为“前国手”。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被称为“天才少女”的克里斯蒂娜因不满足在国家队的替补位置,居然耍起了小性子,拒绝为国家队效力。抛开她的爱国情怀不谈,至少在追求技术进步上,她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当我们指点这不对那不行的时候,是否想过,从里约周期开始,除朱婷之外,现役国手有一个算一个都没经历过高水平赛事的锻炼,这么多年中国女排一直靠传统的集训苦苦支撑,一年屈指算下来也就排超整的多少像那么回事,有个比赛样。刚结束的女排全锦赛被不少球迷吐槽“是用手机转播的”,我也看了,看得是真累,看得真憋气。之所以扯得有点远倒不是为输球找借口,理性看待输球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是一种自我成长,大可不必上来就一通狂喷,何况比赛还在进行。此时输球未尝是件坏事,能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制定有效措施的目的。马上就要进入到复赛,真正的恶仗、硬仗刚刚开始,既然喜欢就选择支持,何不学学一直追随中国女排的“波兰爷爷”,坚定地认为“中国女排是世界上最好的队伍”。
发表评论